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启用域名:www.fuxs2.com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123)

作者:云依石 时间:2024-12-07 08:47 标签:生子 种田文 先婚后爱 成长 布衣生活 科举

  庄婶子听见卫德兴的名字,心中最后一点侥幸被击碎,半张着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紫蓉听到外面的动静走了出来,她在村里呆了几个月,脸上染了些风霜,没有刚回来时那么娇美可人了,但现在曾经消失的钗环又戴在了身上。
  紫蓉吊梢着眉眼瞥了眼秋华年几人,掩不住的得意,“大冬天的不在自己家里取暖,跑来说什么胡话呢?”


第60章 爆米花
  紫蓉并不像庄寡妇那样愧疚无措,她拨弄着雪白腕子上的鎏金臂钏,斜斜倚在门框上。
  “什么卫德兴,什么方子?嘴馋了想讨肉吃别找那么多虚话,欺负我们一家孤儿寡母。”
  看样子,紫蓉是打算咬死不承认了。
  孟武栋的火气一下子上来了,撸起袖子骂道,“好不要脸皮的东西,真是亏了先人!”
  紫蓉慌忙往后退了几步,躲过孟武栋青筋毕露的拳头,眼睛滴溜一转,双手一扭,凄凄厉厉地开始哭喊。
  “冤枉啊!造孽啊!我们这一家子孤寡是造了什么孽,被一群黑心的强盗欺负上门来。”
  “你们一个是族长家的长子,一个是族长亲家,一个还是族长眼前的红人,看我们不顺眼,还不是想安什么罪名就安什么罪名?”
  “老天啊!您老人家睁睁眼,为我们这一家子可怜人做做主吧!”
  紫蓉哭得一句三个转音,抽噎着心碎,听起来当真叫人不忍,仿佛秋华年几人才是那个欺负人的恶霸。
  玉钏和揽胜从屋里出来,一看见自己娘在哭,就像被按下开关一样,“训练有素”地跑到紫蓉腿边席地一坐,有高有低地哭了起来。
  母子三人的三重奏在肃冷寒冬中传出很远,不少冬天猫在家里的村里人都穿着厚衣服出来查看情况。
  这在京中富商后宅宅斗练出来的本事,放到村里,依旧好用且棘手。
  看紫蓉和她的两个孩子熟练的样子,他们过去用这招应该是无往不利的。
  “这、你们——”宝仁耳朵软性子平和,面对这个情况手足无措。
  他知道华哥儿不会无的放矢,请他过来,一定是紫蓉她们偷偷出卖了高粱饴方子。可紫蓉这一家孤儿寡母哭成这样,宝仁原本十足的火气一下子就消解了一半。
  万一、万一真的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围观的人们不知道高粱饴配方的事,见到这个情形,只当是紫蓉家又得罪了秋华年,秋华年忍无可忍上门找麻烦来了。
  有些爱和事的劝道,“华哥儿,都是乡里乡亲的,紫蓉她们再不好,也别大冬天的逼她们娘几个在外面哭啊。”
  “正好宝仁在,咱们把事情说开,该赔礼的赔礼,然后就过了吧。”
  紫蓉捂着胸口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听到乡亲们的话,眼中闪过一抹得意。
  她们一家子孤寡天然处在弱势地位,稍微示个弱就很容易得到同情,反正秋华年手里绝对没有实证,只要她咬死了不认,他们又能拿她怎么样?
  秋华年听着周围的声音,抿了抿唇。
  这也算是强大起来的一个负面作用吧,随着他们家的境况越来越好,远远超出了同村的大多数人,也就越难得到共情与偏向。
  就像现在,哪怕秋华年在村里一直与人为善名声很好,哪怕紫蓉一家之前做事很惹人厌烦,但因为双方差距悬殊,紫蓉他们在冰天雪地里卖惨一哭,村里的人便不自主地偏向于弱者了。
  孟武栋听得心烦,急眉赤脸地骂了几句,紫蓉和两个孩子立即吓得缩成一团,楚楚可怜,哭爹喊娘地求老天爷开眼为他们洗清冤屈,让村里人心中的天平又偏移了一些。
  秋华年冷眼看着紫蓉,事情这么发展下去,他们似乎只能吃下这个闷亏,不轻不重罚一罚紫蓉。
  但秋华年不想退让。
  他要丁对丁卯对卯地把帐算清楚,否则以后还不知道有什么在等着。一步退就会步步退。
  “那就听大家的,我们把事情说开吧。”秋华年上前半步,抓住紫蓉的手腕。
  “说别的之前,你不如先解释一下,自己身上的钗环是哪里来的,脸上的胭脂水粉又是哪里来的,这些东西少说也值个几两银子,你们这一家‘孤儿寡母’本事真是不小啊。”
  “……”
  秋华年的提问听起来八杆子打不着,但却抓住了村里人的好奇心。
  是啊,紫蓉家之前都穷到找人借米粮了,大冬天的是从哪里发的财?
  紫蓉早就想好了说辞,哭哭啼啼地说,“钗环和胭脂水粉当然是我夫君买的,怎么,两口子的事还要我给外人证明?”
  秋华年轻描淡写地笑了笑,“你不是白彦文的妾室吗?你和他算两口子,把嫡妻放在哪里?”
  紫蓉的脸一下子白了,她没料到秋华年居然知道这个。
  之前白彦文身边的管事范七来秋华年家请人,紫蓉忐忑不安地打听过,知道范七只是来请漳县的秀才去撷芳园赴宴,才松了口气。
  在她想来,宴会第二日白彦文就离开了漳县,根本没有时间与杜云瑟一家深交,也就不会暴露自己的秘密。
  她提心吊胆安分了一阵子,一直没听到自己在外面做妾的事在村里传开,终于彻底放心。
  紫蓉以己度人,她想如果秋华年家知道自己的底细,肯定会大肆宣扬,迟迟没有动静,那一定是不清楚。
  没有隐患后,紫蓉又抖擞起来,出于嫉妒和不甘时不时给秋华年家找找麻烦。
  她万万没想到,秋华年居然知道这么多她的事情,之前只是一直看着她跳腾没说而已!
  “白彦文早因得罪钦差被遣返回京了,你的意思是,他专门派人来杜家村给你送了东西?”
  “之前不闻不问,几个月后,突然想起来给一个被休弃的小妾,和因为犯错被过继给旁支的庶子庶女送东西?”
  秋华年勾起唇角,放缓语气,“当然,我也不是怀疑你们的‘郎情妾意’,但我看你的钗环像是县里首饰铺子的样式,不像是京中的,你要不再仔细给它们想一个来历?”
  这“郎情妾意”四个字,听起来当真是讽刺。
  为了不让庄寡妇为难,秋华年之前一直没有把紫蓉是京城富商妾室的事情告诉别人。
  紫蓉母子三人早已和他们撕破了脸,但庄寡妇的面子和情分秋华年还是念着的。
  紫蓉当初不明不白领回来一个男人非要成亲,摆了酒席后便一走了之,多年不曾回家,庄寡妇承受了很多风言风语。
  为了女儿的名声,庄寡妇这些年编了不少小谎话,让乡亲们相信紫蓉只是太忙了所以才不回来的。
  若是被村里人知道紫蓉当初要死要活是跑出去给富商做妾去了,庄寡妇的脸真没地方搁了。
  这年头正经的非奴籍、非乐籍的人家的女儿和哥儿,都以做妾为不耻,妾不过是好听一些的奴的叫法,是好好的自甘下贱。
  “真的假的?好好一个闺女,怎么会……”
  “我记起来了,当初紫蓉男人在村里摆酒席,连堂都没有拜,当初还猜他可能是要回自己家后再办一场,现在看来……”
  “玉钏姐弟天天在村里摆小姐少爷的谱,原来是被过继出去的庶子庶女。”
  “华哥儿不像是说虚话的人……”
  庄寡妇抖着嘴唇嘶哑地说,“华哥儿,华哥儿你别乱说话,就算你恼了我们,可、可女子的名节是最重要的,两个孩子也还要做人——”
  “婶子,我说的是实话,何来乱说?”秋华年淡淡地打断她。
  对庄寡妇,秋华年觉得她可怜,但也不会圣母般一味原谅,做错了事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当面揭开紫蓉的遮羞布就是秋华年对庄寡妇的报复。
  “你要是不信,可以亲自问问紫蓉。”
  “紫蓉不承认也没关系,这件事是我们从县令口中听来的,大不了找上县令大人当场对峙一番。以云瑟和王县令的交情,想来他是愿意给这个面子的。”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
  • 杜云湖眉头皱了又松,松了又皱,无法下定决心,他当了半辈子老实儿子,还从没和长辈扯过谎
    这是他的媳妇,炕上是他的小哥儿,作为一个男人,他要给他们的小家撑起一片天。
    撑了半天儿子快饿死了,还不反抗
    游客 的原帖:
    “柚哥儿特别瘦弱,快三岁了连路都走不稳,他奶奶不给他吃的,我上次偷偷看见榴花嫂子抱着柚哥儿哭。”
    一个父亲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父母虐待自己孩子也真的够孝的 游客2025-11-12回复
  • 目前看到的,攻不给家里寄钱这点,后面虽然有解释但是理由不够充分,我不信他一点也省不出,还有守孝这事,古代都是以孝治国,哪个皇帝敢这么干 把守孝时间弄短,清朝都不敢,大臣可以不守孝那是要皇帝开口夺情,这还不能是小官,离大谱
    游客 的原帖:
    对啊,都和将军儿子做朋友了,恩师也是大人物,不可能没点儿赚钱的法子
    游客 的原帖:
    老师性子如闲云野鹤,不喜攀交,也不懂如何积攒钱财,还时常仗义疏财,手里从没有过能在京中买一座宅子的银钱。”杜云瑟语气有些微妙,“如今住的这座一进小院,还是二十二年前他考中状元时圣上赏的。”
      状元赏赐里照常论是没有宅子的,但文晖阳当时实在是太穷了,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时,直接开口问当时刚登基第一次开恩科的元化帝自己能不能背着包裹直
    游客 的原帖:
    我不信嘴里一口粮食都省不出来,老师攒不下钱学生还不能吗?老师是拿着学生的钱去仗义疏财了吗?粮食就算只攒了一点托人带回去家里人就不会都快饿死了,这理由太牵强,难道皇帝还管你往家里送口粮吗?干脆说在外过的忘乎所以了家人是什么,外面混不下去了想起来了?
    游客 的原帖:
    吃老师的喝老师的还拿老师的钱省出来寄回家,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游客2025-11-12回复
  • 吴深琢磨了一下,认为自己找到了原因,觉得有必要为好友说几句公道话,“嫂子,云瑟的恩师文先生为官清廉,家里没什么钱,云瑟跟着他过得很清贫,连折扇都舍不得用,想买本书还得帮人抄书攒钱,有次——”
    楼下说攻为什么不给家里送钱,说攻想攒钱肯定能攒起来。没有在别人家里寄人篱下过的可能不懂,在别人家家里吃别人的花别人的,难道还要拿别人的钱攒起来
    游客 的原帖:
    而且攻的老师是清官,两袖清风的清,做清官的人都有点古板,可能攻出去做点生意他老师不允许,他家本来就养着攻了,攻出去赚钱等下有心编排一下说老师苛待他,他老师的名声怎么办? 游客2025-11-12回复
  • 吴深琢磨了一下,认为自己找到了原因,觉得有必要为好友说几句公道话,“嫂子,云瑟的恩师文先生为官清廉,家里没什么钱,云瑟跟着他过得很清贫,连折扇都舍不得用,想买本书还得帮人抄书攒钱,有次——”
    楼下说攻为什么不给家里送钱,说攻想攒钱肯定能攒起来。没有在别人家里寄人篱下过的可能不懂,在别人家家里吃别人的花别人的,难道还要拿别人的钱攒起来 游客2025-11-12回复
  • 杜云湖眉头皱了又松,松了又皱,无法下定决心,他当了半辈子老实儿子,还从没和长辈扯过谎
    这是他的媳妇,炕上是他的小哥儿,作为一个男人,他要给他们的小家撑起一片天。
    撑了半天儿子快饿死了,还不反抗 游客2025-11-12回复
  • 目前看到的,攻不给家里寄钱这点,后面虽然有解释但是理由不够充分,我不信他一点也省不出,还有守孝这事,古代都是以孝治国,哪个皇帝敢这么干 把守孝时间弄短,清朝都不敢,大臣可以不守孝那是要皇帝开口夺情,这还不能是小官,离大谱
    游客 的原帖:
    对啊,都和将军儿子做朋友了,恩师也是大人物,不可能没点儿赚钱的法子
    游客 的原帖:
    老师性子如闲云野鹤,不喜攀交,也不懂如何积攒钱财,还时常仗义疏财,手里从没有过能在京中买一座宅子的银钱。”杜云瑟语气有些微妙,“如今住的这座一进小院,还是二十二年前他考中状元时圣上赏的。”
      状元赏赐里照常论是没有宅子的,但文晖阳当时实在是太穷了,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时,直接开口问当时刚登基第一次开恩科的元化帝自己能不能背着包裹直
    游客 的原帖:
    我不信嘴里一口粮食都省不出来,老师攒不下钱学生还不能吗?老师是拿着学生的钱去仗义疏财了吗?粮食就算只攒了一点托人带回去家里人就不会都快饿死了,这理由太牵强,难道皇帝还管你往家里送口粮吗?干脆说在外过的忘乎所以了家人是什么,外面混不下去了想起来了? 游客2025-11-02回复
  • 想知道杜大去外头游学都不给家里捎东西吗?他老师不是大儒吗,吃的地方远不带敢带,那布匹之类的东西呢?不好托人捎钱其它东西是一点也没有吗?家里消息是一点都不关注吗家里人都快饿死了都,这些文案看不出文里是怎么处理的? 游客2025-11-02回复
  • 小舅舅梅望舒和嘉泓渊的cp不好磕
    游客 的原帖:
    身份极端不对等,受没享过一点好处,在皇宫尽是些黑暗记忆最后还因为攻要继续待那过一辈子,攻栽跟头了发现受没那么好拿捏终于迂回给人一点选择的余地,非常难吃的cp,不写更好一点 游客2025-10-29回复
  • 小舅舅梅望舒和嘉泓渊的cp不好磕 游客2025-10-29回复
总: 14 页/140 条评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