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启用域名:www.fuxs2.com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198)

作者:云依石 时间:2024-12-07 08:47 标签:生子 种田文 先婚后爱 成长 布衣生活 科举

  孟圆菱惊喜的声音穿过垂花门,传入所有人耳中。
  “来了!真的是来给我们报喜的!”
  所有乡试中举之人,都会有官差亲自上门报喜。
  杜云瑟垂眸吻了吻手中绸缎般光滑的如墨青丝,挥袖转身。
  他走到垂花门前,报喜的官差们恰巧进来。
  一小队人有的拿锣,有的拿鼓,有的拿着唢呐,还在不停吹打。
  乐声停止后,为首之人上来打了个千。
  “恭喜杜举人!举人为元化二十二年辽州乡试解元,金榜题名,名列榜首!”
  “明日明凤台上举办鹿鸣宴,举人一定要来赴宴,好叫大家领略解元的风采!”
  报喜之人话音落下,院里所有人脸上都浮现出喜气洋洋的色彩。
  虽然他们都暗暗觉得杜云瑟一定能高高的中举,但亲耳听到,尘埃落定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秋华年从躺椅上站起来,笑着嘱咐金婆子。
  “把包好的红封拿出来,请官差们好好吃口茶。”


第93章 负心人
  金婆子应了一声,忙不迭跑回屋里,从柜中取出一个篮子,篮子里装着满满的红纸包的红封,每个里面都包了二钱的银角子。
  这是秋华年早就准备好的赏银,专等着出榜这一日发的。
  官差们一人得了一只红封,稍一掂量,便知份额不小,脸上笑意更甚。
  “茶便不吃了,这一片还有些中举的老爷,我们得赶着去报喜呢。”
  报喜的队伍分了区域,按名次由高到低上门,杜云瑟作为解元是第一个收到喜讯的。
  秋华年不留他们,让金婆子把人好好送出去。
  孟圆菱把之前买好的鞭炮找出来,春生在后面兴奋地蹦哒。
  “快!放炮仗!”
  秋华年索性把线香交给他,让金婆子好好看着。
  春生到大门口放下鞭炮,站得远远的伸长胳膊,点燃引信,立即丢了香,捂着耳朵跑回门内。
  他背后鞭炮炸裂,升起硝烟,噼里啪啦足足响了三百声,惊动了附近所有的街坊邻居。
  一州的解元出在附近,所有人都喜气洋洋,觉得蹭到了文曲星的才气。
  不多时候,陆续就有人家派人带着礼上门道贺了。
  杜云瑟中了解元,现在他们家可是全辽州最受人瞩目的地方,秋华年直接叫把大门打开,门槛去掉,敞敞亮亮地迎接所有来客。
  凡是来替主家上门道喜的下人,都给了红封包着的赏银。
  礼物凡是不太出格的,一并收下,由孟圆菱负责登记造册,记下人情日后好还。
  等金三终于满头大汗地看完了榜,挤回家里时,宅子已经迎来送往了无数波贺喜之人了。
  金三知道主家已经清楚了自己的名次,还是说了一大摞吉祥话。
  无论是他,还是金婆子与珊瑚,这会儿嘴角都快要咧到耳朵根上了。
  主家前途光明,仆役们也能获得好处,都是为奴的,也会分个三六九等。
  当初他们的前主家落罪被抄,一家人四处零散,被官牙带到千里之外售卖,一度以为人生无望。
  谁承想不过短短大半年时间,他们就成了解元家的仆役呢!
  杜公子这么年轻,就中了解元,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光是想想就让人心跳加速。
  金三说完想了一路的吉祥话,咂咂干燥的嘴,说起别人的名次。
  “这届乡试一共录了三十二位举人老爷,咱家公子是解元,那位祁雅志公子是亚元,清风书院本次有六人上榜,公子专门问的那几个人里,王引智公子上榜了,排在第三十二名。”
  亚元是乡试第二名,作为另一位被大众普遍看好的解元的有力竞争人选,祁雅志发挥的也很不错。
  秋华年记得,这一届辽州乡试共有一千余位秀才报名参加,最后只录取了三十二名,录取率还不足百分之三,真是严苛。
  清风书院能有六人中举,不愧辽州第一书院之名,今年的榜传出去,清风书院和其山长闵太康又要出名了。
  秋华年多问了一句,“郁闽呢?”
  杜云瑟眼睛微微动了一下。
  “郁公子未在榜上,我看榜的时候远远瞧见了他,不过他坐在马车上,我没看清楚。”
  “好了,你去前院帮金婆子一起收拾礼物吧,许多人家送了易碎的物件,小心一些。”
  金三离开后,秋华年笑着看向杜云瑟。
  “你刚刚是不是偷偷看我了,想什么呢,快老实交代。”
  “……华哥儿对郁闽很是关注?”
  秋华年失笑,“好歹是位熟人,好奇问问他考得怎么样罢了。不过他居然没有上榜。”
  杜云瑟中肯地说,“郁闽长于文采,在时务策上略显稚嫩,应这一届乡试,本就勉强。就算中举也只会排在低位。”
  “他考前两月又离开书院,换了环境读书,未中举人在预料之中。”
  秋华年感慨,“多沉淀沉淀也好,做官还是要有实践能力更好。只是不知道郁氏会不会后悔。”
  他感慨了一句,就换了话题。
  “那位王引智也是清风书院的人?你专门问了他。”
  “他是乙字班的学子,年近三十,家境贫寒,去年刚中秀才,已无余力再专心读书,所以报考这届乡试放手一搏,若不中举,便退学回乡,开私塾谋生。”
  “乙字班啊,这可真厉害。”
  清风书院的班级是按学生水平划分的,许多甲字班的秀才都没中举,王引智一个乙字班的居然中了,谁听了不说一声励志。
  “这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置死地而后生了,每届乡试都有许多不同的情况,几家欢喜几家愁啊。”
  杜云瑟解元的名声如风一样传遍了襄平府,祝经诚与祝经纬亲自上门道贺。
  苏信白身体不方便出不了门,但亲自挑了礼物,由祝经诚带过来。
  “解元,哈哈,我祝经纬竟能有一位解元朋友!去年端午跑去爱河边上看龙舟,真是看对了!”
  祝经诚看了他一眼,“你不好好读书,背着先生偷跑出去游玩,还能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祝经纬赶紧认错,“大哥,您是我亲大哥,大好的日子别计较了。”
  祝经诚脸上浮现出笑意。
  “虽然逃学是你的错,但结识了云瑟与华年,确实该记你一功。”
  祝经诚最早费心结交杜云瑟,一方面是因为钦佩杜云瑟的才华,一方面也是为祝家提前投资有潜力的读书人。
  当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这投资见效的这么快,才一年多就投资出了一位解元。
  按杜云瑟的势头,估计再有半年,还能投资出位进士。
  甚至……探花、榜眼、状元。
  杜云瑟中了解元的消息传来后,祝家老爷子按捺不住,专门见了祝经诚,嘱咐他一定要好好经营与杜云瑟一家的关系。
  老爷子看得明白,这世道想要好好经商,背后一定要有官身依靠。
  如今这一辈,祝家得了苏仪的青眼,靠上了辽州左布政使。
  到了下一辈,或许靠的就是杜云瑟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祝家的礼备的极其讲究。
  兄弟二人先把他们自己备的礼拿了出来,背过所有人,又拿出了一个盒子。
  里面装着两张京城铺子和一张京郊庄子的地契。
  铺子一个是平房,一个是二层楼,面积都不小,处于繁华地带,庄子有六十亩地,算是中型庄子了。
  按京城的房价地价,这些东西少说也值三四千两银子。
  而且京城是一个朝代最繁华稳定的地方,除非家业败落到迫不得已,京城的铺子和庄子向来只买不卖,就算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
  这一份礼大到让秋华年震惊,难怪要背过所有人。
  祝经诚郑重地看着杜云瑟。
  “相识一年有余,云瑟应当已看清我的为人与祝家整体的行事作风。这一份礼是整个祝家送上的,还请云瑟收下。”
  这是明摆着要向杜云瑟投诚了。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
  • 目前看到的,攻不给家里寄钱这点,后面虽然有解释但是理由不够充分,我不信他一点也省不出,还有守孝这事,古代都是以孝治国,哪个皇帝敢这么干 把守孝时间弄短,清朝都不敢,大臣可以不守孝那是要皇帝开口夺情,这还不能是小官,离大谱
    游客 的原帖:
    对啊,都和将军儿子做朋友了,恩师也是大人物,不可能没点儿赚钱的法子
    游客 的原帖:
    老师性子如闲云野鹤,不喜攀交,也不懂如何积攒钱财,还时常仗义疏财,手里从没有过能在京中买一座宅子的银钱。”杜云瑟语气有些微妙,“如今住的这座一进小院,还是二十二年前他考中状元时圣上赏的。”
      状元赏赐里照常论是没有宅子的,但文晖阳当时实在是太穷了,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时,直接开口问当时刚登基第一次开恩科的元化帝自己能不能背着包裹直
    游客 的原帖:
    我不信嘴里一口粮食都省不出来,老师攒不下钱学生还不能吗?老师是拿着学生的钱去仗义疏财了吗?粮食就算只攒了一点托人带回去家里人就不会都快饿死了,这理由太牵强,难道皇帝还管你往家里送口粮吗?干脆说在外过的忘乎所以了家人是什么,外面混不下去了想起来了? 游客2025-11-02回复
  • 想知道杜大去外头游学都不给家里捎东西吗?他老师不是大儒吗,吃的地方远不带敢带,那布匹之类的东西呢?不好托人捎钱其它东西是一点也没有吗?家里消息是一点都不关注吗家里人都快饿死了都,这些文案看不出文里是怎么处理的? 游客2025-11-02回复
  • 小舅舅梅望舒和嘉泓渊的cp不好磕
    游客 的原帖:
    身份极端不对等,受没享过一点好处,在皇宫尽是些黑暗记忆最后还因为攻要继续待那过一辈子,攻栽跟头了发现受没那么好拿捏终于迂回给人一点选择的余地,非常难吃的cp,不写更好一点 游客2025-10-29回复
  • 小舅舅梅望舒和嘉泓渊的cp不好磕 游客2025-10-29回复
  • 感情戏有点尬,种田日常还行。书荒可看 游客2025-08-30回复
  • 好看!!!特别好看!年度好文 游客2025-08-29回复
  • 目前看到的,攻不给家里寄钱这点,后面虽然有解释但是理由不够充分,我不信他一点也省不出,还有守孝这事,古代都是以孝治国,哪个皇帝敢这么干 把守孝时间弄短,清朝都不敢,大臣可以不守孝那是要皇帝开口夺情,这还不能是小官,离大谱
    游客 的原帖:
    对啊,都和将军儿子做朋友了,恩师也是大人物,不可能没点儿赚钱的法子
    游客 的原帖:
    老师性子如闲云野鹤,不喜攀交,也不懂如何积攒钱财,还时常仗义疏财,手里从没有过能在京中买一座宅子的银钱。”杜云瑟语气有些微妙,“如今住的这座一进小院,还是二十二年前他考中状元时圣上赏的。”
      状元赏赐里照常论是没有宅子的,但文晖阳当时实在是太穷了,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时,直接开口问当时刚登基第一次开恩科的元化帝自己能不能背着包裹直 游客2025-07-18回复
  • 目前看到的,攻不给家里寄钱这点,后面虽然有解释但是理由不够充分,我不信他一点也省不出,还有守孝这事,古代都是以孝治国,哪个皇帝敢这么干 把守孝时间弄短,清朝都不敢,大臣可以不守孝那是要皇帝开口夺情,这还不能是小官,离大谱
    游客 的原帖:
    对啊,都和将军儿子做朋友了,恩师也是大人物,不可能没点儿赚钱的法子
    游客 的原帖:
    虽然我也觉得省不下钱寄回来有些牵强,但是仔细想想其实也能合理,如果不能接受这个原因的宝还是莫强求,放过自己。后面提了他恩师虽有盛名,但是两袖清风,有些闲钱也会仗义疏财,拿去帮助别人;然后文里提到他跟随恩师学习也不是单苦读,受还腹诽说攻是在荒野求生之类的话;还有一个就是比较后面的话,是攻在父亲去世赶回去的时候,其实打算留下,但是他母亲以
    游客 的原帖:
    但是他母亲以死相逼希望攻继续跟着老师研学,出人头地。攻一开始踏上读书的道路就是因为他父亲执意带他去考了,结果一鸣惊人,所以他父亲也非常希望攻跟着老师走,光宗耀祖,所以他母亲也算是承她丈夫的遗志,逼着攻继续读下去。而且攻离开的时候还是十岁左右的小孩,又要跟着老师学习,又要学赚钱还是蛮难的吧。其实后文提到攻也曾想过没有离开的幻景,会不会他
    游客 的原帖:
    会不会他父母亲不会死,他就这么一点点地考上去,然后和受相遇相知相爱,他和受、还有家人,就这样平淡相守一生。以上就是原文背景,能接受的宝可以继续读下去,不能的宝就叉掉下一本啦~ 游客2025-07-09回复
总: 14 页/135 条评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