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启用域名:www.fuxs2.com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穿越重生>

状元家的卷王小夫郎(376)

作者:云依石 时间:2024-12-07 08:47 标签:生子 种田文 先婚后爱 成长 布衣生活 科举

  秋华年听了廖苍的选择后,勾起唇角,廖苍看着自己之前几年的“顶头上司”的表情,总感觉心里毛毛的,可惜无论他怎么问,秋华年都没有透露细节,只说帮他想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官职。
  廖苍搓了搓胳膊,最后安心不管了,既来之则安之,如果当官后还是在齐黍县主手下做事——他就再斗智斗勇多要些额外的薪水好了。
  至于本届殿试中另一位和他们有些关系的考生郁闽,不出秋华年所料,郁闽殿试的排名很低,到了二百多名,在三甲同进士的中后段。
  郁氏的人十分失望,相比起来郁闽本人要平静得多,去吏部领了一个辽州小县的县令官职,很快就离京赴任去了。


第230章 齐黍糕
  殿试结果出来,秋华年也要回天津去了。
  临走之前,他不放心云成和孟圆菱小两口,专门让人去请了当初他生谷谷和秧秧时请过的葡萄阿叔。
  葡萄阿叔为人细心谨慎,照顾婴幼儿的经验丰富,加上宝仁和孟福月夫妻很快就会启程进京探望儿子一家,肯定不会让这对新手爹爹出岔子。
  返回天津那日,还在等吏部消息的廖苍磨磨蹭蹭找了过来。
  他回去朝思暮想了几天,觉得自己还是该好好和县主殿下说道说道,就算职位已经固定了,也可以多争取一些待遇嘛!
  他家境贫寒,还有家人要养,也就最近两三年在杜家村当族学先生后才赚了点钱,扣扣搜搜攒了好久,手里才拢共不到一百两银子,买个像样点的宅子都吃力,更别提讨老婆了。
  所以他和齐黍县主提涨工资这事,是非常有必要且理所应当的。
  秋华年听廖苍东扯西扯了一大堆自身的情况,最后得出这么一个斩钉截铁的结论,差点没忍住笑。
  哪怕廖秀才变成了廖进士,眼看就要当朝廷命官了,这熟悉的哭穷套路和讨薪水话术,还是没什么变化。
  秋华年抱着胳膊,扮演起“黑心老板”的角色。
  “既然廖兄来问了,我就打开天窗说亮话。我这边确实有一个很合适的官职想推荐廖兄担任。”
  廖苍十分警惕地问,“是不是继续教书,去天津府贡院?”
  廖苍虽然有些抠搜爱财,但十分聪明,他知道自己在秋华年眼中最出色、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在杜家村族学担任了几年“新式”学堂的先生,所以秋华年对他另有安排的话,一定会与此有关。
  秋华年笑了笑,“是与教书有关,但不是贡院。”
  “你知道的,我们的新式学堂和科举不是一个路子。”
  廖苍扯嘴撇开关系,“我是正儿八经两榜出身的进士,在科举一途上走到顶端的人,什么叫不是一个路子。”
  话虽这么说,但廖苍并没有真的生气,心里反而因为秋华年的这句“我们”有些自得。
  廖苍并不是一个恪守传统的读书人,他早早就意识到了科举制度下教育模式的弊端,在杜家村做族学先生时,渐渐认可了秋华年提出的新的教育模式。
  如果这种更有实践性的教育模式在未来成为主流,他廖苍就是第一位实践此道的先生,足以名传千古!
  自得归自得,为了掰扯待遇和薪水,廖苍依旧保持着两榜进士的矜持。
  秋华年耸了下肩,选择釜底抽薪,“我要提醒你,科举一途的顶端是我夫君杜云瑟,他都支持我的改革,你就别固守成规了。”
  “……”廖苍嘶了一声,猝不及防被秀了一脸。
  “天津府经历司正七品知事,每月俸银十五两,同时兼任天津府新学的教授,每月俸银也是十五两,这笔钱由我出,和杜家村族学一样,除了俸银外根据学生成绩另算绩效奖励。”
  秋华年胸有成竹地笑问,“怎么样,廖兄可还满意?若不愿意我也不强人所难,可以另请他人。”
  他话音刚落,一道快速的声音便紧跟着接上,“多谢县主殿下抬爱,此官职舍我其谁?”
  廖苍满脸正色,好一派凛然模样,心里已经在噼里啪啦计算之后每月能攒多少钱了。
  闻讯来送秋华年离京的迟清荷掀开马车帘子,看见与秋华年交谈的人的侧影,抬起的手微微一顿。
  “乡君?”
  “县主在和廖进士说正事,我们等一等,待会儿再过去。”
  ……
  这一趟走了一个多月,虽然天津离京城很近,两边几乎每日都有书信来往,但秋华年回到阔别许久的家中,还是感到一股从身到心的安稳。
  杜云瑟公务繁忙,依旧来到大门口等着迎接他,秋华年刚从马车上探出身,就看见一只熟悉的骨节分明的大手。
  他露出笑容,撑着那只手从车上跳下来,在车上坐久了一不小心没站稳,直接扑进了杜云瑟怀里。
  “咳咳。”秋华年赶紧起来,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知府官邸大门口有许多来来往往的行人,还有不少进出的官吏与衙役,秋华年虽然十分想念杜云瑟,但真没打算当着一群陌生人的面亲热,毕竟古人还是要讲一些含蓄美的。
  秋华年少见得不好意思了,目睹了这一切的人们却神情自若,纷纷默契地离开视线。
  坊间知府大人和县主殿下相知相守、深情不渝的话本子都出了七八版了,谁不知道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亲眼看见也没什么好震惊的。
  这是普通夫夫亲密互动吗?这是天上的神仙眷侣在人间恩爱!
  杜云瑟牵着秋华年的手进入官邸,他还有些公务没有处理完,留在了二堂,秋华年去后宅看过两个宝宝,见过九九和春生后,又回到了前面。
  县主带着一堆点心零嘴来二堂探望知府大人,自然没人敢说什么,本来在二堂的皂吏们全部识趣退下。
  杜云瑟在案后批阅书函,秋华年就坐在旁边,不说话只咯吱咯吱吃零食,不时给杜云瑟投喂一嘴爆米花或者蛋烘糕。
  小别胜新婚,一个多月没见面,秋华年只想待在能看见杜云瑟的地方,杜云瑟亦然。
  但凡两个人中有一个不那么卷,他们这会儿估计已经在后宅暖阁里卿卿我我了。
  不过在“办公室”里一边工作一边暗暗腻歪,也不失为一种独特的情趣。
  秋华年手里的蛋烘糕是府内厨房的银川改进过的“洋蛋糕”,万国坊设立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商人来到天津府,带来了诸多奇异的商品与文化,也带来了不少神奇的美食。
  这个时代的西方蛋糕还在发展时期,口感偏硬偏实,没有现代那么松软可口,上面涂抹的也不是奶油,而是一层硬硬的糖霜脆壳。
  做蛋糕的洋人大概是发现裕朝的糖便宜又充足,不要命似的往里加,让蛋糕甜到腻人,秋华年尝过几个吃了个新鲜就不爱吃了。
  银川自从被鱼大娘后来居上压过一头,就一直铆着劲想赢回来,他听说县主对洋人的“蛋糕”感兴趣,立即趁调休时出府买了几个,又从在主家跟前伺候的自己的女儿红翡和碧翠那里打听到秋华年对蛋糕口味的偏好,折腾了小半个月,终于把新型蛋糕做了出来。
  银川做的蛋糕不仅蓬松柔软,口感绵密,还仅凭秋华年的几句描述就弄出了打发奶油,洁白的云朵一样的奶油抹在切成小块的蛋糕上,上面再撒一层坚果碎,光是看着就诱人极了。
  秋华年想到手动打发奶油需要的时间和臂力,多问了一句,结果银川说府里的丙七和丙八管事帮忙做了一种打发奶油的装置,只需要不停转动摇杆就能让蛋抽快速旋转,一点也不费力。
  丙七和丙八曾经的身份已经被梅望舒人为抹去了,为了低调,他们一直没有请恩恢复身份,但二人的本事和功劳都是实打实的,所以很受人尊抬。
  来到天津府的几个月里,他们帮造船坊和工坊解决了几个问题,现在隔几天就有这些地方的工匠和官吏上门请教问题。
  新款蛋糕不仅符合秋华年的口味,也在全家范围里广受好评,九九和春生每天下午都要来一小块,杜云瑟嘴上不说,但每次厨房上了这款点心,都会默默吃完,待遇差距之大,足以让同样是西洋美食的咖啡痛哭流涕。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
  • 目前看到的,攻不给家里寄钱这点,后面虽然有解释但是理由不够充分,我不信他一点也省不出,还有守孝这事,古代都是以孝治国,哪个皇帝敢这么干 把守孝时间弄短,清朝都不敢,大臣可以不守孝那是要皇帝开口夺情,这还不能是小官,离大谱
    游客 的原帖:
    对啊,都和将军儿子做朋友了,恩师也是大人物,不可能没点儿赚钱的法子
    游客 的原帖:
    老师性子如闲云野鹤,不喜攀交,也不懂如何积攒钱财,还时常仗义疏财,手里从没有过能在京中买一座宅子的银钱。”杜云瑟语气有些微妙,“如今住的这座一进小院,还是二十二年前他考中状元时圣上赏的。”
      状元赏赐里照常论是没有宅子的,但文晖阳当时实在是太穷了,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时,直接开口问当时刚登基第一次开恩科的元化帝自己能不能背着包裹直
    游客 的原帖:
    我不信嘴里一口粮食都省不出来,老师攒不下钱学生还不能吗?老师是拿着学生的钱去仗义疏财了吗?粮食就算只攒了一点托人带回去家里人就不会都快饿死了,这理由太牵强,难道皇帝还管你往家里送口粮吗?干脆说在外过的忘乎所以了家人是什么,外面混不下去了想起来了? 游客2025-11-02回复
  • 想知道杜大去外头游学都不给家里捎东西吗?他老师不是大儒吗,吃的地方远不带敢带,那布匹之类的东西呢?不好托人捎钱其它东西是一点也没有吗?家里消息是一点都不关注吗家里人都快饿死了都,这些文案看不出文里是怎么处理的? 游客2025-11-02回复
  • 小舅舅梅望舒和嘉泓渊的cp不好磕
    游客 的原帖:
    身份极端不对等,受没享过一点好处,在皇宫尽是些黑暗记忆最后还因为攻要继续待那过一辈子,攻栽跟头了发现受没那么好拿捏终于迂回给人一点选择的余地,非常难吃的cp,不写更好一点 游客2025-10-29回复
  • 小舅舅梅望舒和嘉泓渊的cp不好磕 游客2025-10-29回复
  • 感情戏有点尬,种田日常还行。书荒可看 游客2025-08-30回复
  • 好看!!!特别好看!年度好文 游客2025-08-29回复
  • 目前看到的,攻不给家里寄钱这点,后面虽然有解释但是理由不够充分,我不信他一点也省不出,还有守孝这事,古代都是以孝治国,哪个皇帝敢这么干 把守孝时间弄短,清朝都不敢,大臣可以不守孝那是要皇帝开口夺情,这还不能是小官,离大谱
    游客 的原帖:
    对啊,都和将军儿子做朋友了,恩师也是大人物,不可能没点儿赚钱的法子
    游客 的原帖:
    老师性子如闲云野鹤,不喜攀交,也不懂如何积攒钱财,还时常仗义疏财,手里从没有过能在京中买一座宅子的银钱。”杜云瑟语气有些微妙,“如今住的这座一进小院,还是二十二年前他考中状元时圣上赏的。”
      状元赏赐里照常论是没有宅子的,但文晖阳当时实在是太穷了,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时,直接开口问当时刚登基第一次开恩科的元化帝自己能不能背着包裹直 游客2025-07-18回复
  • 目前看到的,攻不给家里寄钱这点,后面虽然有解释但是理由不够充分,我不信他一点也省不出,还有守孝这事,古代都是以孝治国,哪个皇帝敢这么干 把守孝时间弄短,清朝都不敢,大臣可以不守孝那是要皇帝开口夺情,这还不能是小官,离大谱
    游客 的原帖:
    对啊,都和将军儿子做朋友了,恩师也是大人物,不可能没点儿赚钱的法子
    游客 的原帖:
    虽然我也觉得省不下钱寄回来有些牵强,但是仔细想想其实也能合理,如果不能接受这个原因的宝还是莫强求,放过自己。后面提了他恩师虽有盛名,但是两袖清风,有些闲钱也会仗义疏财,拿去帮助别人;然后文里提到他跟随恩师学习也不是单苦读,受还腹诽说攻是在荒野求生之类的话;还有一个就是比较后面的话,是攻在父亲去世赶回去的时候,其实打算留下,但是他母亲以
    游客 的原帖:
    但是他母亲以死相逼希望攻继续跟着老师研学,出人头地。攻一开始踏上读书的道路就是因为他父亲执意带他去考了,结果一鸣惊人,所以他父亲也非常希望攻跟着老师走,光宗耀祖,所以他母亲也算是承她丈夫的遗志,逼着攻继续读下去。而且攻离开的时候还是十岁左右的小孩,又要跟着老师学习,又要学赚钱还是蛮难的吧。其实后文提到攻也曾想过没有离开的幻景,会不会他
    游客 的原帖:
    会不会他父母亲不会死,他就这么一点点地考上去,然后和受相遇相知相爱,他和受、还有家人,就这样平淡相守一生。以上就是原文背景,能接受的宝可以继续读下去,不能的宝就叉掉下一本啦~ 游客2025-07-09回复
总: 14 页/135 条评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页